拔牙后出现的牙龈息肉多数需要手术切除。牙龈息肉通常由局部刺激、慢性炎症、创伤愈合异常或药物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出血、疼痛或影响咬合功能。
1. 局部刺激残根残冠或不良修复体持续摩擦黏膜导致增生,需通过牙科调磨或重新修复消除刺激源,可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减轻炎症。
2. 慢性炎症长期感染引发肉芽组织过度生长,需行息肉切除术并治疗原发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片控制感染。
3. 创伤异常拔牙创口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形成息肉样组织,手术切除后可采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正常愈合。
4.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组织修复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联合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增生及时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