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可能引发干槽症、感染、邻牙损伤、颌骨骨髓炎等疾病,按严重程度从轻度并发症到继发损害排列。
1. 干槽症拔牙后血凝块脱落导致牙槽骨暴露,表现为剧烈疼痛和口臭,可通过清创填塞碘仿纱条治疗,药物可选布洛芬缓释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
2. 局部感染口腔细菌侵入创口可能引起红肿化脓,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配合抗生素,药物可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林霉素胶囊、替硝唑片。
3. 邻牙松动操作不当或骨质薄弱可能导致邻牙支持力下降,需进行牙周夹板固定,避免咀嚼硬物,严重时需邻牙根管治疗。
4. 颌骨骨髓炎感染扩散至颌骨会引起骨质破坏伴发热,需静脉注射抗生素,药物可选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必要时行死骨摘除术。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刷牙,进食温凉软食,48小时后可含漱氯己定溶液,出现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