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石膏后肿胀可能由局部炎症反应、静脉回流受阻、石膏过紧或感染等原因引起,通常可通过抬高患肢、调整石膏松紧度、药物消肿或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1. 炎症反应: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后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渗出引发肿胀。建议冰敷48小时内每次15分钟,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地奥司明片等药物缓解。
2. 静脉回流受阻:石膏固定后肢体活动受限,肌肉泵作用减弱导致静脉血液淤积。需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每日进行足趾主动屈伸运动,严重时可遵医嘱服用迈之灵片或七叶皂苷钠片。
3. 石膏过紧:石膏包扎压力不当会压迫血管神经,表现为远端皮肤发绀、麻木。须立即就医调整石膏,避免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必要时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治疗。
4. 感染迹象:若肿胀伴随发热、跳痛或石膏内异味,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急诊拆除石膏清创,进行细菌培养后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固定期间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运,避免摄入高盐食物加重水肿,2-3天后未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