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的治疗时机通常在早期发现后立即开始,实际时间受到损伤程度、病因类型、肝功能代偿能力、并发症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急性期:酒精或药物导致的急性肝损伤需在48小时内干预,表现为黄疸、恶心等症状,可通过停用肝毒性物质、静脉营养支持处理。
2、亚急性期:病毒性肝炎引起的亚急性损伤应在1-3周内控制,伴随转氨酶升高,需使用恩替卡韦、甘草酸制剂等抗病毒和保肝药物。
3、慢性期:脂肪肝等慢性损伤在确诊后需长期管理,通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等药物联合饮食调整改善肝细胞代谢。
4、终末期:肝硬化失代偿期需在出现腹水或肝性脑病前干预,必要时考虑肝移植手术。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高脂饮食和酒精摄入,出现乏力、腹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