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可通过手法复位、疝气带固定、腹腔镜修补术、开放式修补术等方式治疗。脐疝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先天性发育缺陷、多次妊娠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适用于早期可复性脐疝,由腹内压暂时增高引起。患者需平卧放松,医生轻柔推挤疝内容物回纳腹腔,避免自行操作导致肠管嵌顿。
2、疝气带固定针对婴幼儿轻度脐疝或成人暂时无法手术者。通过外部压力限制疝囊突出,需配合腹肌锻炼,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皮肤压迫损伤。
3、腹腔镜修补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脐疝,与腹壁肌层缺损有关。采用补片加强腹壁缺损区,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
4、开放式修补术针对巨大或嵌顿性脐疝,多因长期腹压增高导致。直接缝合缺损或植入补片,需预防术后感染,可配合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增加腹压动作,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婴幼儿可观察至2岁部分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