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三种。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牛、羊等食草动物,人类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畜或其制品感染。
1、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多见于屠宰、加工或处理病畜皮毛的人员。皮肤破损处接触含炭疽杆菌的血液、分泌物或皮毛后,细菌可通过微小伤口侵入,引发皮肤炭疽。皮肤炭疽早期表现为无痛性丘疹,随后形成黑色焦痂。从事畜牧业、兽医、皮毛加工等职业人群需穿戴防护装备,接触可疑动物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暴露部位。
2、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因食用未煮熟的病畜肉类或污染食品所致。炭疽杆菌芽孢耐高温,普通烹饪温度可能无法完全杀灭。感染后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可能出现呕血、血便等。牧民或疫区居民应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肉类,肉类需彻底加热至100摄氏度以上持续烹煮。
3、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见于吸入含炭疽芽孢的粉尘或气溶胶,多发于皮毛加工厂等密闭环境。芽孢进入肺泡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引发严重的吸入性炭疽。初期症状类似感冒,但会迅速发展为高热、呼吸困难。相关行业工作场所需保持通风,必要时佩戴N95口罩防护。
预防炭疽需加强动物检疫,发现病畜立即隔离处理。接触可疑动物后出现皮肤溃疡、发热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高危职业人群可接种炭疽疫苗,但免疫保护期有限需定期加强。日常避免接触不明来源的动物制品,处理生肉时注意手部清洁,肉类食品确保充分加热。疫区居民如出现不明原因皮肤病变或呼吸道症状,应主动告知医生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