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否属于大病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需要重视的疾病,但部分轻度心肌缺血可能仅需生活干预。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的病理状态,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轻度心肌缺血可能仅出现短暂胸痛或无明显症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适度运动等可有效缓解。这类情况虽需定期监测,但尚未达到重大疾病标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稳定型心绞痛,表现为劳累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缓解,此类情况需规范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并配合心脏康复训练。
当心肌缺血进展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则属于重大疾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剧烈胸痛伴冷汗、恶心呕吐,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或压低,心肌酶谱异常升高。此类情况需紧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需长期服用替格瑞洛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预防血栓。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建议心肌缺血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冠脉CTA等检查,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相关指标,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