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发荨麻疹通常不是大病前兆,多数与过敏反应或物理刺激有关,少数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相关。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风团、红斑伴瘙痒,急性发作常见于接触过敏原后,慢性反复发作需警惕潜在病因。
荨麻疹的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过敏如海鲜、坚果,药物过敏如青霉素,环境因素如花粉、尘螨,以及物理刺激如冷热变化、摩擦。这些因素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血管扩张和渗出。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日常需记录发作诱因,减少接触已知过敏原。
若荨麻疹伴随发热、关节痛、体重下降或持续超过6周,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相关。此类情况需完善血常规、免疫球蛋白检测等检查。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可能出现抗IgE受体抗体,需长期管理。部分肿瘤如淋巴瘤早期也可能以荨麻疹样皮疹为表现,但概率较低,无须过度恐慌。
保持皮肤清洁湿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过热环境刺激。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饮食宜清淡并补充维生素C。反复发作或症状加重时,建议至皮肤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通过斑贴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病因。慢性患者需定期随访,必要时联合免疫调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