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中药调理及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1、抗组胺药物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可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瘙痒和风团。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及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可能引起轻度嗜睡或口干。用药期间需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
2、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注射液等用于严重血管性水肿或喉头水肿。短期使用可快速抑制炎症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突然停药。
3、免疫调节剂环孢素软胶囊、奥马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顽固性慢性荨麻疹。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减少肥大细胞活化,需监测肝肾功能及感染迹象。治疗周期通常持续数月。
4、中药调理消风止痒颗粒、防风通圣丸等中成药具有祛风除湿功效,适用于风热型荨麻疹伴随舌红苔黄。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需连续服用2-4周显效。
5、物理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可抑制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每周2-3次,适用于对药物不耐受患者。冷敷可收缩毛细血管缓解瘙痒,每次不超过15分钟避免冻伤。
荨麻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皮肤。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等。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品。急性发作期可饮用薄荷茶或绿豆汤清热,慢性患者建议进行瑜伽等舒缓运动调节免疫。症状持续超过6周需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