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与肺癌存在明确关联,主要致病因素包括PM2.5长期暴露、职业性粉尘接触、二手烟吸入及氡气污染,其中PM2.5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
1、PM2.5暴露PM2.5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其携带的多环芳烃等致癌物会诱发支气管上皮细胞DNA突变。临床常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靶向药物进行干预,同时需配合低剂量CT筛查。
2、职业粉尘石棉、砷等职业致癌物通过持续性刺激导致肺组织纤维化,进而发展为间皮瘤。治疗需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并严格做好职业防护。
3、二手烟危害被动吸烟使苯并芘等有害物质沉积在呼吸道上皮,较主动吸烟致癌风险提升30%。戒烟联合PD-1抑制剂可改善预后,奥希替尼对相关基因突变有效。
4、氡气污染建筑材料释放的放射性氡气会诱发肺泡细胞异常增殖,山区居民发病率较高。治疗需手术切除配合放射性粒子植入,阿法替尼对晚期患者有效。
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居家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多食用西蓝花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致癌物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