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发热、咽痛、头痛、乏力等。支原体感染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1、咳嗽支原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持续性干咳,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夜间尤为明显。咳嗽通常持续1-3周,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少量白色黏痰。咳嗽症状可能与支原体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有关,也可能与免疫反应导致的炎症有关。若咳嗽严重影响生活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2、发热支原体感染可引起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通常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发热可能伴随寒战或全身不适,持续时间一般为3-5天。发热是机体对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表现,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3、咽痛支原体感染常导致咽部不适或疼痛,患者可能感觉咽部干燥、灼热或异物感。咽痛通常在感染初期出现,可能伴随咽部充血或轻微肿胀。咽痛症状通常较轻,但若持续加重或影响进食,需考虑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可能。
4、头痛部分支原体感染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部位多在前额或双侧太阳穴。头痛可能与发热、全身炎症反应或支原体毒素作用有关。头痛通常随着病情好转而缓解,若头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需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5、乏力支原体感染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乏力症状可能与发热、咳嗽导致的睡眠不足以及机体免疫反应消耗能量有关。乏力通常持续1-2周,随着感染控制逐渐改善。若乏力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需进一步检查。
支原体感染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以增强免疫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防止疾病传播。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