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能引起血压低,但通常为暂时性表现,主要与发热脱水、血管扩张、药物副作用、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
1、发热脱水:感冒时发热可能导致体液丢失过多,血容量减少引发低血压。建议家长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避免剧烈运动。
2、血管扩张: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引起相对性低血压。可通过休息、抬高下肢缓解,若伴头晕需卧床观察。
3、药物副作用:部分感冒药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可能影响血压。出现心悸时应停用药物,遵医嘱换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
4、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等重症感染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如出现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并监测多巴胺使用。
感冒期间建议每日监测血压,保持电解质平衡,若血压持续低于90/60mmHg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心血管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