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形成过程主要分为红斑期、水疱期、溃疡期和坏死期四个阶段,与局部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及感染等因素相关。
1、红斑期皮肤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红斑,解除压力后30分钟内未消退,此时表皮完整但真皮微循环受损,可通过定时翻身、使用减压垫改善。
2、水疱期表皮与真皮分离形成浆液性水疱,常伴疼痛,提示局部组织缺血加重,需清创消毒后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
3、溃疡期全层皮肤缺损暴露皮下脂肪,创面呈黄色坏死组织或红色肉芽,可能伴随渗液和异味,需外科清创联合藻酸盐敷料促进愈合。
4、坏死期坏死组织延伸至肌肉或骨骼,创面发黑伴脓性分泌物,多合并菌血症风险,需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并静脉用头孢曲松控制感染。
保持每2小时变换体位,使用高蛋白饮食和维生素C补充,定期检查骨突部位皮肤状况可有效预防褥疮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