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四种途径扩散。
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含病原体的飞沫核,直径大于5微米的飞沫可在1米内直接进入他人呼吸道。常见于流感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传播,需佩戴口罩阻断。
病原体通过污染的手部接触口鼻黏膜导致感染,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未洗手可增加传播概率,酒精消毒可有效灭活多数病原体。
直径小于5微米的飞沫核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可随气流扩散至较远距离。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等可通过该方式传播,通风系统过滤能降低感染风险。
妊娠期经胎盘或分娩时经产道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孕前筛查和剖宫产可减少垂直传播,新生儿免疫球蛋白注射可提供被动保护。
保持室内通风,规范佩戴口罩,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多数呼吸道病原体传播,出现症状应及早就医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