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服药期间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定期复诊、避免酒精及自我监测情绪变化,具体可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1. 药物副作用抗焦虑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头晕或胃肠不适,初期适应期症状较明显。建议记录不良反应并及时反馈医生,必要时可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为帕罗西汀、舍曲林、丁螺环酮等替代药物。
2. 定期复诊精神科医生需根据症状变化评估疗效,通常每2-4周复诊一次。复诊时需携带用药记录和情绪日记,便于医生判断是否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等非药物干预。
3. 避免酒精酒精会加重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增加跌倒风险。服用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药物期间应严格戒酒,包括含酒精的食品和药物。
4. 情绪监测每日记录焦虑发作频率和强度,关注自杀念头等异常心理反应。若出现情绪麻木或过度镇静,需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减少艾司西酞普兰等SSRI类药物剂量。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药物疗效发挥,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香蕉、燕麦等食物,但需避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