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强度不够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产程疲劳、胎位不正、子宫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分娩体位、药物催产、人工破膜、剖宫产等方式干预。
1、激素水平异常催产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宫缩乏力,表现为宫缩间隔时间长且强度弱。可通过静脉滴注缩宫素刺激宫缩,常用药物包括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地诺前列酮。
2、产程疲劳产妇体力过度消耗会影响子宫收缩力,多伴随出汗、呼吸急促等症状。建议采取侧卧位休息,必要时使用葡萄糖注射液补充能量,配合间苯三酚等解痉药物缓解肌肉疲劳。
3、胎位不正枕后位等异常胎位会导致机械性阻碍,使宫缩力无法有效传导。可能需进行手转胎位术,或使用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后重新调整胎方位,严重者需考虑剖宫产终止妊娠。
4、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或肌纤维发育缺陷可导致原发性宫缩乏力,常合并月经不调病史。需评估子宫形态后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必要时使用前列腺素制剂增强宫缩,如卡孕栓或米索前列醇。
分娩过程中应保持放松体位,适当进食易消化食物补充体力,出现宫缩乏力持续超过4小时或胎心异常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