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标志物、肝弹性检测、肝活检等方式判断。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后修复过程中的病理改变,需结合多项检查综合评估。
1、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磁共振可观察肝脏形态变化,门静脉增宽、脾肿大等间接征象提示纤维化可能,但无法准确分期。
2、血清学标志物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等指标升高与纤维化相关,但易受炎症干扰,需联合其他指标如APRI、FIB-4评分系统辅助判断。
3、肝弹性检测FibroScan通过测量肝脏硬度值评估纤维化程度,对中重度纤维化诊断价值较高,但受肥胖、肋间隙狭窄等因素影响。
4、肝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明确纤维化分期,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存在取样误差,通常用于疑难病例确诊。
建议慢性肝病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高纤维化风险者需每6-12个月复查评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