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血可能由外耳道损伤、鼓膜穿孔、中耳炎、外伤性颅底骨折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耳镜检查明确是否为耳膜出血。
1、外耳道损伤挖耳或异物划伤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无听力下降。可用无菌棉球轻压止血,避免进水。
2、鼓膜穿孔爆炸、掌掴或潜水等压力骤变可能导致鼓膜破裂,伴随突发耳痛、耳鸣及听力减退。需避免擤鼻,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3、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因炎症侵蚀血管导致血性分泌物,常伴耳闷胀感和发热。需使用头孢克洛等抗生素,严重者需鼓膜穿刺引流。
4、颅底骨折头部外伤后出现淡血水样耳漏可能提示颅底骨折,多伴面瘫或脑脊液漏。需立即进行CT检查,禁止填塞外耳道。
出现耳出血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自行冲洗或用药,48小时内尽早就医明确出血原因。急性期可冷敷耳周减轻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