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吃多了可能导致轻微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不适、头晕等症状。车厘子过量摄入的风险因素包括果核氰苷分解、果糖不耐受、农药残留以及个体过敏反应。
1、果核氰苷分解车厘子核含有微量氰苷,咀嚼或破损后可能释放氢氰酸,大量摄入会导致恶心呕吐。无须特殊治疗,可饮用温水促进代谢。
2、果糖不耐受部分人群肠道缺乏果糖转运蛋白,一次性摄入超过50克车厘子可能引发腹胀腹泻。建议分次食用并搭配其他食物减缓吸收。
3、农药残留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杀虫剂若未完全降解,超标残留可能引起神经肌肉异常。出现四肢麻木需立即就医,可用活性炭吸附毒素。
4、过敏反应车厘子含致敏蛋白PR-10,过敏体质者食用后可能出现喉头水肿。需立即停食并服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建议每日食用车厘子不超过20颗,食用前用盐水浸泡15分钟,儿童及胃肠功能弱者应减半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