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用于辅助治疗部分妇科疾病,主要有痛经、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宫寒等。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调节气血,但需配合正规医疗手段。
1、痛经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可缓解原发性痛经,可能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关。继发性痛经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因。
2、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可配合艾灸八髎穴辅助消炎,急性发作期禁用。通常伴随下腹坠痛,需联用抗生素治疗。
3、月经不调艾灸气海穴对气血不足型月经量少可能有效。器质性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药物调控激素水平。
4、宫寒艾灸神阙穴改善小腹冷痛等虚寒症状。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理因素,严重者需中药温经散寒。
艾灸后注意保暖避风,治疗期间避免生冷饮食。妇科器质性疾病或急性感染需优先接受专科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