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大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恢复、瞳孔缩小、面色转红润、收缩压超过60毫米汞柱、意识恢复、心电图波形改善。
1、大动脉搏动恢复颈动脉或股动脉可触及搏动,提示心脏开始有效泵血,是判断循环恢复的首要指标。
2、自主呼吸恢复患者出现规律自主呼吸动作,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表明呼吸功能部分恢复。
3、瞳孔缩小散大的瞳孔对光反射恢复并缩小,反映脑干功能改善,脑组织氧供增加。
4、面色转红润口唇及甲床由紫绀转为红润,显示外周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重建。
5、收缩压达标收缩压维持在60毫米汞柱以上,可满足重要脏器基本灌注需求。
6、意识恢复患者出现呻吟、肢体活动等反应,提示大脑皮层功能部分恢复。
7、心电图改善室颤转为窦性心律或出现规则心电活动,显示心脏电生理趋于稳定。
实施心肺复苏时应持续监测上述指标,同时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并及时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高级生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