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拖延治疗通常会增加治疗难度。腰椎间盘突出是髓核突破纤维环压迫神经导致的疾病,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症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在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下肢放射痛,此时椎间盘退变程度较轻,神经压迫尚不严重。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镇痛等保守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缓解。早期治疗能减轻炎症反应,避免髓核进一步突出,减少神经根粘连风险。若此时及时进行腰椎牵引、超短波理疗等干预,有助于减轻椎间盘压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当病情进展至中晚期,髓核可能完全脱出形成游离体,导致持续性神经压迫。长期拖延会导致神经根缺血性损伤,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减退等不可逆损害。此时保守治疗效果有限,往往需要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手术治疗。病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易出现椎间隙高度丢失、小关节增生等继发改变,即使手术也可能遗留慢性腰痛。部分患者因长期疼痛还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日常佩戴腰围保护。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周,症状缓解后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足下垂等马尾综合征表现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