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患者通常会出现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症状。躁狂症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心境异常高涨或易激惹、言语增多、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分散、行为冲动等。典型症状可分为情绪症状、认知症状、行为症状三类,严重时可能伴随精神病性症状。
1、情绪症状患者持续出现异常愉悦或易怒情绪,自我评价过高,可能产生不切实际的妄想。部分患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从欣快迅速转为敌意。这种情绪变化与环境刺激无关,常持续一周以上,影响社交与工作功能。
2、认知症状思维联想速度明显加快,出现意念飘忽或思维奔逸,表现为语速急促、话题跳跃。注意力极易分散,常伴随判断力下降,可能做出高风险决策。部分患者存在夸大妄想,如坚信自己拥有特殊才能或身份。
3、行为症状活动量显著增加,睡眠需求减少却不感疲乏。可能出现过度参与娱乐活动、盲目投资、轻率性行为等冲动行为。部分患者着装艳丽夸张,频繁拨打无关电话,严重时可能发生攻击或破坏行为。
4、生理变化自主神经系统亢进可表现为瞳孔扩大、心率增快、血压升高。食欲可能增强但体重下降,因能量消耗过度。部分患者出现头痛、肌肉紧张等躯体症状,与持续兴奋状态相关。
5、混合特征约三分之一患者同时出现抑郁症状,称为混合发作。表现为情绪高涨与绝望感交替,思维加速伴随自杀念头。这类情况易被误诊,需要专业精神科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躁狂症患者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碳酸锂缓释片、丙戊酸钠片、喹硫平片等心境稳定剂。家属应协助记录症状变化周期,避免患者接触酒精等刺激性物质。维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稳定情绪,急性发作期须及时就医防止自伤或伤人行为。社会支持系统对长期康复至关重要,建议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心理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