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脏病主要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方式综合干预,结合辨证施治原则针对不同证型调整方案。
1、中药调理根据气血阴阳失衡证型选用复方,如气滞血瘀型可用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心肾阳虚型适用附子、肉桂温补阳气,需由中医师配伍煎服。
2、针灸疗法选取内关、膻中、心俞等穴位疏通心经气血,改善心肌供血,对心悸、胸闷症状有缓解作用,需专业针灸师操作。
3、推拿按摩通过特定手法刺激心包经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辅助缓解心绞痛症状,但急性发作期禁用。
4、气功导引八段锦、五禽戏等舒缓运动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长期练习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需避免过度换气动作。
中医治疗需与现代医学方案配合,急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日常保持低盐饮食并监测血压心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