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可能发展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类型,长期存在可能引发肠梗阻、便血甚至癌变。
1. 肠梗阻风险较大息肉可能阻塞肠腔导致腹痛腹胀,需通过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解除梗阻,常用药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开塞露缓解症状。
2. 反复便血息肉表面糜烂可引起黏液血便,长期失血导致贫血,需进行肠镜下电凝止血,配合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维生素B12改善贫血。
3. 癌变倾向腺瘤性息肉癌变概率随体积增大而升高,直径超过2厘米需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复发。
4. 遗传性疾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具有显性遗传特征,患者结肠布满数百枚息肉,40岁前癌变率极高,需预防性全结肠切除术治疗。
建议结肠息肉患者每1-3年复查肠镜,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