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患者可能出现血尿,通常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泌尿系统出血有关。血尿在血友病中主要由创伤性因素、自发性出血、泌尿系统病变、凝血因子严重缺乏等原因引起。
1. 创伤性因素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可能损伤泌尿系统黏膜,血友病患者因凝血功能异常更容易出现血尿。建议避免剧烈活动,发生血尿时需立即就医补充凝血因子。
2. 自发性出血重度血友病患者可能无诱因出现泌尿系统自发性出血。表现为突发血尿伴凝血时间延长,需紧急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如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3. 泌尿系统病变合并肾结石、膀胱炎等疾病时会加重出血风险。可能伴随排尿疼痛、尿频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加强凝血因子替代治疗。
4. 凝血因子缺乏当凝血因子活性低于1%时,微血管损伤即可导致严重血尿。需定期预防性输注凝血因子,维持谷浓度在安全水平。
血友病患者出现血尿时应立即卧床休息,记录出血量及尿色变化,及时就医进行凝血功能评估和因子替代治疗,日常需避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