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后出现水泡可能由留罐时间过长、负压过大、皮肤敏感、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轻微水泡可自行处理,破溃感染需就医。
1、留罐时间过长单次拔罐超过15分钟可能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形成水泡。处理时无须刺破水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
2、负压过大罐内吸力过强会加剧皮肤损伤,常见于使用抽气罐时压力调节不当。小水泡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摩擦患处。
3、皮肤敏感瘢痕体质或皮肤薄嫩者更易出现水泡,可能与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
4、操作不当酒精棉未完全熄灭或罐口温度过高会导致烫伤性水泡。若水泡超过指甲盖大小或伴红肿热痛,需就医清创处理。
拔罐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出现化脓、发热等感染征兆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