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通常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由急性感染、慢性携带、病毒复制活跃或隐匿性感染等情况引起,需结合乙肝五项其他指标及肝功能综合判断。
1、急性感染早期乙肝病毒感染后1-10周可出现阳性,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需监测肝功能,急性期可使用水飞蓟宾胶囊、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护肝药物。
2、慢性携带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属慢性携带状态,多数无临床症状。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DNA,必要时使用恩替卡韦片进行抗病毒治疗。
3、病毒复制活跃若同时检测到乙肝e抗原阳性或高病毒载量,提示病毒复制活跃。可能伴随肝区不适,需联合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核苷类似物控制病毒。
4、隐匿性感染少数情况下乙肝DNA阳性但表面抗原阴性,需通过超敏检测确认。此类感染者仍有肝纤维化风险,建议定期进行肝脏弹性检测。
日常需避免饮酒和肝损伤药物,保持优质蛋白饮食,接种乙肝疫苗的密切接触者应检测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