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呕吐、腹泻伴发热可能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调整饮食、药物对症治疗等方式缓解,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和脱水情况。
1、胃肠型感冒家长需注意孩子腹部保暖,少量多次喂温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症状持续需就医排除其他感染。
2、急性胃肠炎家长需暂停固体食物6-8小时,改用米汤或稀释配方奶,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锌制剂等,发热超过38.5℃需物理降温。
3、轮状病毒感染家长需重点预防脱水,每10分钟喂5-10毫升补液盐,便后及时清洁臀部,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α2b栓、胃肠黏膜保护剂等,尿量减少需急诊输液。
4、细菌性痢疾家长需隔离患儿餐具,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血便或高热惊厥需立即送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益生菌制剂等,严禁自行使用止泻药。
患病期间宜进食米粥、软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饮食,恢复期可补充锌元素促进肠黏膜修复,持续呕吐或精神萎靡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