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测定主要用于评估骨质疏松风险、预测骨折概率、监测治疗效果及指导临床干预,检测意义涵盖早期筛查、疾病诊断、疗效评价和健康管理四个方面。
1、早期筛查通过定量测量骨矿物质含量,识别骨量减少的高危人群,尤其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老年人。
2、疾病诊断作为骨质疏松症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区分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三个阶段。
3、疗效评价定期复查能客观反映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效果,为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4、健康管理结合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补钙方案,指导运动锻炼和跌倒预防等综合干预措施。
建议40岁以上高风险人群每1-2年检测一次,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避免吸烟酗酒等伤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