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宝妈腹泻时宝宝吃奶可能会引起轻度腹泻,主要与乳汁成分改变、病原体传播、乳糖不耐受加重、母亲用药影响等因素有关。
1、乳汁成分改变母亲腹泻可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乳汁渗透压暂时性升高。建议少量多次哺乳,母亲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病原体传播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可能通过哺乳传播。母亲出现发热、脓血便时需暂停哺乳,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治疗。
3、乳糖不耐受肠道黏膜损伤可能引发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家长需观察宝宝是否出现泡沫便、肛周红肿,必要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过渡,母亲可服用乳糖酶补充剂。
4、药物代谢影响部分止泻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禁用洛哌丁胺,慎用诺氟沙星,相对安全的药物有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建议母亲腹泻期间增加饮水量,避免高脂饮食,哺乳前后清洁双手,若宝宝出现持续水样便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