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胸骨下1/2处,这是为了确保心脏受到有效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按压时需注意力度和频率,避免造成肋骨骨折等损伤。
1、胸骨下1/2处是心脏所在位置,按压此处能直接作用于心脏,推动血液流向全身。按压时,施救者应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下1/2处,另一只手叠放在上方,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2、按压时需注意避免按压位置过高或过低。位置过高可能压迫到胸骨上端,影响按压效果;位置过低则可能压迫到腹部器官,造成损伤。施救者应确保手掌根部始终位于胸骨下1/2处,避免滑动或偏移。
3、按压力度和频率的掌握至关重要。力度过轻无法有效推动血液循环,力度过重则可能导致肋骨骨折、气胸等并发症。施救者应保持稳定的按压节奏,避免忽快忽慢,确保每次按压都能达到足够的深度和频率。
4、按压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果患者出现自主呼吸、脉搏恢复或意识恢复,应立即停止按压,并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果患者无任何反应,应持续进行按压,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5、按压后需进行人工呼吸。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应进行2次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氧气供应。人工呼吸时,施救者应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完全包住患者嘴巴,吹气1秒,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抬起。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正确掌握按压部位、力度和频率,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施救者应保持冷静,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抢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