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结肠癌早期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等,及时就医筛查是关键。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早期发现预后较好。
1 排便习惯改变是结肠癌的常见早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粪便形状变细。这种改变通常持续数周以上,与饮食或药物无关。建议出现此类症状时,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2 便血是结肠癌的重要警示信号。血液可能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与粪便混合或附着在表面。有时出血量较少,肉眼难以察觉,但粪便隐血试验可检测到。便血可能由肿瘤表面溃烂或侵犯血管引起,需尽快就医明确原因。
3 腹痛是结肠癌的常见症状之一。疼痛可能位于腹部任何部位,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疼痛可能与肿瘤引起肠梗阻、肠穿孔或侵犯周围组织有关。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的腹痛应引起重视,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4 体重下降和乏力是结肠癌的非特异性症状。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常伴有食欲减退、疲劳感。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消耗、营养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有关。出现此类症状时,应进行全面体检和肿瘤筛查。
5 贫血是结肠癌的常见并发症。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贫血程度与肿瘤大小、位置和出血量有关。发现贫血时,应进行消化道检查,排除结肠癌等潜在疾病。
6 肠梗阻是结肠癌的严重并发症。肿瘤生长可导致肠腔狭窄或完全阻塞,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急性肠梗阻需紧急手术治疗,慢性不完全性梗阻可通过内镜下支架置入缓解症状。
7 转移症状提示结肠癌已进入晚期。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肝脏、肺、骨骼等,表现为黄疸、咳嗽、骨痛等。转移灶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
结肠癌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易被忽视。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高危人群更应提高警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结肠癌治愈率的关键。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有助于降低结肠癌风险。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