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能由电离辐射、苯类化学物质接触、遗传易感基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因素引起。
1、电离辐射长期接触X射线等电离辐射会损伤造血干细胞DNA,临床需进行骨髓移植联合环磷酰胺、阿糖胞苷、柔红霉素等化疗药物。
2、苯类化学物质职业性接触苯及其衍生物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治疗需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伊马替尼、高三尖杉酯碱等靶向药物。
3、遗传易感基因RUNX1等基因突变会增加发病风险,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后采用FLT3抑制剂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如地西他滨治疗。
4、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为白血病概率较高,临床常用阿扎胞苷联合CD33单抗吉妥珠单抗进行诱导缓解治疗。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检查,避免接触已知致癌物质,确诊后需在血液科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