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外阴瘙痒可能由卫生用品过敏、局部潮湿刺激、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更换卫生用品、保持干燥清洁、抗真菌药物、抗生素等方式治疗。
1、卫生用品过敏部分女性对卫生巾材质或香精过敏,导致接触性皮炎。建议更换无荧光剂棉质卫生巾,瘙痒明显时可短期外用炉甘石洗剂,严重者需口服氯雷他定。
2、局部潮湿刺激经血滞留滋生细菌,闷热环境引发非感染性炎症。需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如厕后使用温水冲洗,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激素变化导致菌群失调,典型表现为豆腐渣样白带伴剧烈瘙痒。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或氟康唑胶囊,同时停用抗生素。
4、细菌性阴道病经期免疫力下降诱发厌氧菌感染,分泌物有鱼腥味。需甲硝唑栓或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阴道给药,性伴侣需同步治疗。
经期避免抓挠患处,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煮沸消毒,症状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