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这两种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病程通常为7-10天,症状较轻时可通过休息、补液等支持治疗缓解,重症需及时就医。
1、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导致。病毒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通常能自行清除病毒,无需特殊抗病毒治疗。
2、病程特点:
典型病程分为潜伏期、发热期、疱疹期和恢复期。发热和口腔疱疹通常在3-5天内消退,手足皮疹可持续1周左右。病程中需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预警症状。
3、自愈条件:
免疫功能正常的患儿多数可自愈。关键支持措施包括保持口腔清洁、选择温凉流质饮食、补充足够水分。避免抓挠皮疹可降低继发感染风险。
4、重症识别:
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持续高热不退、肢体抖动、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症状时,提示病情进展,需立即就医。
5、预防措施:
疾病流行期间应加强手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患儿需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用品应单独消毒。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患病期间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的果蔬泥、米汤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保持环境通风,衣物以纯棉透气材质为宜。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嗜睡、呕吐、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儿科或感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