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阑尾炎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手术安全性、患儿配合度、疼痛控制等因素。
1、安全性优先:
全身麻醉可确保患儿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手术,避免术中因疼痛或恐惧导致肢体移动影响操作。儿童对手术环境的耐受性较差,全麻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心理创伤风险。
2、配合度需求:
局部麻醉要求患者保持静止配合,儿童难以在清醒状态下长时间维持固定体位。阑尾炎手术需进行腹腔探查,全麻能保障手术视野的稳定性。
3、疼痛管理:
全身麻醉可完全阻断痛觉传导,避免术中疼痛刺激。术后可通过静脉镇痛泵持续控制疼痛,较局部麻醉的镇痛效果更彻底。
4、手术复杂性:
阑尾炎可能合并穿孔或腹膜炎,需扩大手术范围。全麻能快速调整麻醉深度,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5、恢复监测:
现代全麻药物代谢快,术后苏醒迅速。儿童专科医院配备完善的复苏设备,可全程监测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恢复期安全。
术后建议清淡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早期床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定期复查血常规。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免疫力恢复,术后1个月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阑尾炎患者的饮食需以低纤维、易消化为主,避免刺激肠道。主要原则包括流质过渡、低渣饮食、少食多餐、避免产气食物、限制高脂高糖。
1、流质过渡:
术后初期需选择清流质饮食,如米汤、过滤菜汤、稀藕粉等,每日分6-8次摄入。此类饮食可减少肠道蠕动负担,促进吻合口愈合。随着恢复进程,可逐步过渡到全流质如酸奶、蒸蛋羹和半流质饮食。
2、低渣饮食:
恢复期应选择精细米面制品、嫩叶蔬菜泥、去皮水果等低纤维食物。粗纤维的糙米、芹菜等需暂时避免,防止未完全消化的残渣刺激手术部位。肉类建议选用剁碎的鸡胸肉、鳕鱼等低脂优质蛋白。
3、少食多餐:
每日5-6餐,每餐控制在200毫升以内。少量进食可降低肠道压力,避免一次性大量食物引发肠胀气。餐间可适量饮用温水,保持每日总饮水量1500-2000毫升。
4、避免产气食物:
禁食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易产气食物,防止腹胀加重腹部不适。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需焯水后少量尝试。乳糖不耐受者应选择无乳糖奶制品。
5、限制高脂高糖:
油炸食品、肥肉、奶油蛋糕等高脂食物会延缓胃排空,增加消化负担。精制糖分过高的点心可能引发肠道菌群紊乱,建议用蒸南瓜、红枣等天然甜味食物替代。
康复期间需保持饮食温度适宜,过热或过冷均可能刺激肠道。可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完全恢复普通饮食前,建议定期复查并根据医生指导逐步增加食物种类。术后三个月内仍需避免暴饮暴食及过度辛辣刺激饮食,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