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饥饿性腹泻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泡沫状或绿色便,常伴随哭闹不安、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饥饿性腹泻通常由喂养不足、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感染性肠炎等原因引起。
1、喂养不足母乳或配方奶摄入不足导致肠道蠕动加快,粪便呈稀水样。建议家长增加喂养频次,确保每次喂养量充足,必要时咨询医生评估营养摄入。
2、乳糖不耐受婴儿肠道乳糖酶活性不足导致未消化乳糖发酵产气,粪便多泡沫且有酸臭味。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补充剂或无乳糖配方奶,同时监测排便情况。
3、肠道菌群失衡喂养不规律或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益生菌减少,表现为腹泻反复。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益生菌制剂,配合规律喂养。
4、感染性肠炎病毒或细菌感染时除腹泻外可能伴发热、呕吐。需及时就医进行便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等药物,同时注意防止脱水。
家长应记录婴儿排便性状与频次,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腹泻期间可短暂减少辅食添加,若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