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中耳炎可能引发听力下降、鼓膜穿孔、胆脂瘤、面神经麻痹及脑膜炎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主要由中耳结构粘连、炎症持续进展导致。
1、听力下降:
中耳腔粘连会限制听骨链活动,导致传导性听力障碍。早期表现为低频听力减退,随着粘连加重可能发展为混合性耳聋。需通过声导抗测试评估,轻者可尝试鼓膜按摩,重者需手术松解粘连。
2、鼓膜穿孔:
长期炎症易造成鼓膜萎缩穿孔,表现为耳漏、耳鸣加重。穿孔边缘常与鼓岬粘连形成永久性缺损。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必要时行鼓膜修补术。
3、胆脂瘤:
中耳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可形成胆脂瘤,破坏听小骨及乳突骨质。典型症状为恶臭分泌物和剧烈耳痛,CT检查可见特征性骨质破坏。确诊后需尽早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
4、面神经麻痹:
炎症波及面神经管时可能引发周围性面瘫,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口角歪斜。急性期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水肿,后期可配合针灸康复治疗。
5、脑膜炎:
感染经破损骨壁侵入颅内可能诱发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高热、颈强直等症状。需紧急静脉注射抗生素,必要时行乳突切开引流。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急性发作期可热敷耳周促进炎症吸收。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增强黏膜修复能力。适度进行耳周穴位按摩,如听宫、翳风穴,每次按压3-5分钟有助于改善局部循环。出现持续耳鸣或眩晕时应及时复查听力及颞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