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覆盖宫颈内口可能由前置胎盘、子宫发育异常、多次妊娠史、子宫内膜损伤、胎盘异常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1、前置胎盘:
胎盘正常附着于子宫体部,若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称为前置胎盘。妊娠中晚期无痛性阴道出血是典型表现,可能与子宫内膜供血不足导致胎盘代偿性扩大有关。确诊后需根据孕周及出血情况选择期待治疗或终止妊娠。
2、子宫发育异常:
双角子宫、单角子宫等畸形可能影响胎盘着床位置。这类患者妊娠早期即可能出现胎盘位置偏低,通常伴有下腹坠胀感。需通过三维超声评估子宫形态,必要时采取侧卧位休息等保守措施。
3、多次妊娠史:
既往有流产、剖宫产等宫腔操作史者,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可能导致胎盘异常附着。此类情况易合并胎盘植入,表现为妊娠中期反复少量出血。建议定期监测胎盘血流及植入深度。
4、子宫内膜损伤:
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等病变会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促使胎盘向宫颈方向生长寻求血供。这类患者可能伴随月经量减少病史,妊娠期需重点防范胎盘粘连引起的产后出血。
5、胎盘异常:
副胎盘、膜状胎盘等特殊形态胎盘更易出现低置状态。超声检查可见胎盘组织延伸至宫颈内口2厘米范围内,但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可采用限制活动等观察措施。
确诊胎盘覆盖宫颈内口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大便通畅以防腹压增高。建议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胎盘血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铁剂,如瘦肉、动物肝脏等。妊娠28周前胎盘位置可能随子宫增大上移,需每4周复查超声;若妊娠32周仍持续覆盖则需提前制定分娩方案,多数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出现阴道流血应立即平卧就医,禁止自行使用宫缩抑制剂。
边缘性前置胎盘多数情况下可以尝试顺产,但需根据胎盘位置、出血风险及胎儿情况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胎盘边缘距宫颈内口距离、产前出血频率、胎儿宫内状况、母体合并症及产程进展。
1、胎盘位置:
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超过20毫米时,阴道分娩成功率较高。若距离不足,可能因宫缩导致胎盘剥离引发大出血,此时需转为剖宫产。临床常通过孕晚期超声动态监测胎盘位置变化。
2、出血风险:
孕晚期无痛性阴道出血是重要预警信号。出血量少且能自行停止者可严密观察;反复出血或单次出血超过月经量需立即终止妊娠。血红蛋白水平低于80克/升时会增加顺产风险。
3、胎儿状况:
胎心监护异常、胎儿生长受限或胎位不正时需谨慎选择分娩方式。边缘性前置胎盘合并胎儿窘迫者,剖宫产可更快娩出胎儿,避免缺氧加重。
4、母体因素:
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的孕妇,阴道分娩可能加重病情。既往有子宫手术史者,宫缩时子宫破裂风险升高,需优先考虑剖宫产。
5、产程管理:
试产过程中需持续胎心监护,备血及急诊手术准备。第二产程建议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产缩短娩出时间。产后需加强宫缩剂使用预防出血。
边缘性前置胎盘孕妇应提前选择具备输血和急诊手术条件的医院待产。孕晚期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每日左侧卧位休息改善胎盘供血。饮食注意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预防贫血。出现阴道流血、腹痛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定期产检监测胎盘位置变化,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制定个体化分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