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出现体重下降常见于消化系统肿瘤、肺癌、胰腺癌等消耗性疾病,以及晚期广泛转移的恶性肿瘤。体重减轻可能与肿瘤代谢消耗、营养摄入不足、治疗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肠癌等直接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患者常因吞咽困难、腹痛腹胀、消化道梗阻等症状导致进食减少。肺癌患者因肿瘤消耗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增加能量需求,同时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进一步影响营养摄入。胰腺癌因外分泌功能受损导致脂肪泻和消化不良,且该肿瘤代谢活跃易引发恶病质。晚期恶性肿瘤通过释放炎症因子加速分解代谢,即使增加热量摄入仍可能出现进行性消瘦。
部分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因高代谢状态导致体重下降,头颈部肿瘤患者因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影响进食。甲状腺癌等内分泌相关肿瘤可能扰乱代谢平衡,但这类情况相对少见。某些早期局限性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在未转移阶段通常不会引起明显消瘦。
癌症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超过5%时应及时就医评估,需完善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等检查。治疗期间可通过营养支持改善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如乳制品、鸡蛋、鱼肉等,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心理疏导对改善食欲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