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以持续且过度的担忧和焦虑为特征的精神疾病,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甚至治愈。广泛性焦虑症的病因涉及遗传、环境、生理等多方面因素,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放松训练等。
1、遗传因素:广泛性焦虑症具有家族聚集性,研究发现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异常,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失衡。
2、环境因素:长期处于高压环境、经历创伤性事件或人际关系紧张都可能诱发广泛性焦虑症。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如失业、离婚或亲人去世,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生理因素:大脑中杏仁核、前额叶皮层等区域的功能异常与广泛性焦虑症密切相关。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如皮质醇水平升高,也会加剧焦虑症状。
4、心理因素:个体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较低、过度关注潜在威胁或灾难化思维模式都可能导致广泛性焦虑症。这些心理特质往往在童年或青春期形成,并持续影响成年后的情绪状态。
5、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是广泛性焦虑症的首选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来缓解焦虑。药物治疗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和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放松、冥想和深呼吸练习也有助于缓解焦虑症状。
6、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瑜伽、慢跑和健康饮食如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焦虑症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也能有效缓解焦虑。
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可治疗的精神疾病,通过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恢复正常生活。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患者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坚持治疗计划,逐步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