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的早期症状包括骨骼疼痛、肌肉无力,进展期可能出现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严重缺乏时可导致佝偻病或骨软化症。
1、骨骼疼痛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吸收,导致骨密度降低,常见于腰背部和下肢。可通过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3改善,药物可选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阿法骨化醇软胶囊。
2、肌肉无力维生素D参与肌肉收缩功能,缺乏时表现为爬楼梯困难或起身费力。建议每日户外活动30分钟,药物包括维生素AD滴剂、胆维丁乳、维生素D2注射液。
3、骨质疏松长期缺乏会引发骨量减少,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需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治疗药物有唑来膦酸注射液、雷洛昔芬片、特立帕肽注射液。
4、病理性骨折严重缺乏时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多见于髋部和脊柱。需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必要时联合使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降钙素鼻喷剂。
日常建议每周2-3次晒太阳,每次15-30分钟,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鱼类、蛋黄、强化乳制品,定期监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