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症多数情况下不严重,但长期缺乏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肌无力、儿童佝偻病等并发症。其严重程度主要与缺乏时间、基础疾病、年龄、日照不足等因素有关。
1、缺乏时间:短期缺乏通常无明显症状,可通过增加日照或饮食调整改善;长期缺乏需监测血钙和骨密度,必要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3制剂。
2、基础疾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或吸收不良综合征时,维生素D代谢受阻,可能引发严重低钙血症。需治疗原发病并采用活性维生素D替代治疗。
3、年龄因素:婴幼儿缺乏易致骨骼畸形,需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滴剂;老年人缺乏会加速骨质疏松,建议联合钙剂和抗骨吸收药物。
4、日照不足:每日户外活动不足15分钟或严格防晒人群,建议通过强化食品或补充剂获取维生素D,可选择维生素D2软胶囊或复合维生素制剂。
日常可适量食用海鱼、蛋黄、强化乳制品,每周保证3次以上户外活动。出现骨痛、频繁骨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