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又感冒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调养、药物治疗、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感冒发烧最常见的原因,鼻病毒、流感病毒等侵入上呼吸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因子导致体温升高。患者可能出现鼻塞、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连花清瘟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
2、细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可能引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或肺炎,表现为高热伴寒战、咳黄痰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需完成规定疗程。
3、免疫力低下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病原体更易入侵。这类患者感冒病程往往较长,可能出现反复低热。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黄芪精口服液、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环境刺激骤冷骤热的环境变化可能使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暂时减弱,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等感冒症状,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时可伴发低热。注意及时增减衣物,空调温度建议维持在26℃左右。生姜红糖水等温热饮品能缓解受凉引起的不适。
5、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严重时可能合并低热。氯雷他定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抗过敏药物可缓解症状。定期清洗床品、使用空气净化器能减少过敏原接触。
感冒发烧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小米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贴或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需间隔4-6小时使用。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皮疹等症状,或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发病,须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免疫力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