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牙齿还没掉就长新牙齿通常属于乳牙滞留,可通过乳牙拔除、恒牙矫正、口腔清洁、饮食调整、定期检查等方式处理。乳牙滞留可能与遗传因素、乳牙根吸收不足、恒牙萌出位置异常、颌骨发育异常、乳牙龋坏未及时脱落等原因有关。
1、乳牙拔除乳牙滞留时若乳牙松动不明显,需由口腔医生评估后拔除滞留乳牙。拔牙后可帮助恒牙正常萌出到正确位置,避免出现双排牙或牙齿排列不齐。拔牙后需用棉球压迫止血,两小时内避免进食,防止创口感染。
2、恒牙矫正当恒牙已从舌侧或颊侧错位萌出时,可能需要佩戴活动矫治器引导恒牙归位。矫正治疗宜在7-9岁进行,此时颌骨可塑性较强。矫正期间需每3个月复查,调整矫治器力度并观察牙齿移动情况。
3、口腔清洁家长需帮助孩子每日刷牙两次,使用儿童含氟牙膏清洁滞留乳牙与新萌恒牙的相邻面。建议配合牙线清理牙缝,饭后用温水漱口。乳牙滞留易堆积食物残渣,可能引发邻面龋或牙龈炎症。
4、饮食调整适当增加苹果、胡萝卜等需咀嚼的硬质食物,刺激乳牙牙根吸收。减少黏性糖果、碳酸饮料摄入,避免造成乳牙龋坏加重滞留。每日保证牛奶、奶酪等钙质摄入,促进恒牙牙胚发育。
5、定期检查建议每3个月进行口腔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监测恒牙萌出情况。若发现多颗乳牙滞留或恒牙萌出受阻,需考虑全身因素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必要时转诊儿科会诊。
家长应培养孩子使用巴氏刷牙法,选择小头软毛牙刷。避免舔舐松动乳牙或新牙,防止牙齿移位。乳牙滞留期可暂时用对侧牙齿咀嚼,但需尽快处理以防影响咬合发育。若伴随牙龈肿胀或疼痛,可用生理盐水含漱缓解,并及时就诊。建议每半年涂氟一次,强化新萌恒牙的抗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