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但并非固定对应十种疾病。牙疼常见原因主要有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上颌窦炎、心源性牙痛、颞下颌关节紊乱、带状疱疹等。
1、龋齿龋齿是牙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黑褐色龋洞,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疼痛加剧。龋齿早期可通过补牙治疗,严重时需根管治疗或拔牙。常用药物包括丁硼乳膏、氟化钠甘油糊剂、樟脑酚液等局部用药。
2、牙髓炎牙髓炎多由龋齿发展而来,表现为自发性剧烈疼痛,夜间加重,冷热刺激可诱发疼痛。急性期需开髓减压,慢性期可行根管治疗。治疗药物包括甲醛甲酚溶液、氢氧化钙糊剂、碘仿糊剂等根管消毒药物。
3、根尖周炎根尖周炎常由牙髓炎扩散引起,表现为咬合痛、牙齿浮起感,可伴牙龈肿胀。急性期需切开引流,慢性期行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片、头孢克洛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4、智齿冠周炎智齿冠周炎多见于下颌智齿萌出不全时,表现为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张口受限。治疗包括局部冲洗上药,严重时需静脉用抗生素或拔除智齿。常用药物有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头孢丙烯分散片、替硝唑片等。
5、牙周炎牙周炎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等,晚期可出现牙周脓肿。治疗包括洁治、刮治等基础治疗,严重时需牙周手术。常用药物包括米诺环素软膏、盐酸多西环素片、甲硝唑芬布芬胶囊等。
6、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可引起剧烈阵发性牙痛,疼痛呈电击样,有扳机点。治疗以药物为主,常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无效时可考虑射频治疗或微血管减压术。
7、上颌窦炎上颌窦炎可表现为上颌后牙区胀痛,伴鼻塞、流脓涕等症状。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慢性上颌窦炎可能需手术治疗。
8、心源性牙痛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时可放射至下颌引起牙痛,多伴胸闷、气短等心脏症状。需立即进行心电图等检查,确诊后给予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9、颞下颌关节紊乱颞下颌关节紊乱可表现为耳前区疼痛,张口时关节弹响。治疗包括热敷、避免大张口、咬合板治疗等,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
10、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时可引起牙痛,随后出现皮肤疱疹。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常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等,疼痛明显时可加用普瑞巴林胶囊。早期治疗有助于预防后遗神经痛。
牙疼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口腔检查。避免过硬过冷过热食物刺激牙齿,戒烟限酒,控制血糖。出现牙疼伴发热、面部肿胀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对于反复发作的牙疼,建议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系统性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