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性关节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发热乏力、皮肤异常及消化系统不适。寄生虫感染可能通过直接侵袭关节或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炎症。
1、关节肿痛:
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是典型表现,常见于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寄生虫幼虫移行至关节腔或释放代谢产物可刺激滑膜增生,引发持续性钝痛,晨起或活动后加重。
2、活动障碍:
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会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严重时出现跛行或无法负重。旋毛虫、弓形虫感染可能造成肌肉挛缩,进一步限制关节功能。
3、全身发热:
约60%患者伴随低至中度发热,血吸虫或疟原虫感染可能引发周期性高热。寄生虫代谢产物作为致热原激活免疫系统,同时伴有盗汗、倦怠等中毒症状。
4、皮肤病变:
部分寄生虫如疥螨可引发关节周围丘疹或结节,丝虫感染可能导致淋巴管炎伴皮肤红肿。皮肤瘙痒或溃疡往往是寄生虫移行的外在表现。
5、胃肠症状:
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常先引起腹痛腹泻,后经血行播散至关节。约30%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与寄生虫释放毒素有关。
建议保持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淡水鱼虾等可能携带寄生虫的食物。急性期应减少关节负重,可通过热敷缓解疼痛。定期进行粪便寄生虫检查,接触疫区水源后出现关节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运动宜选择游泳等非负重锻炼,维持关节活动度同时避免损伤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