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但体积较小的炎性息肉可能随炎症消退而缩小。直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体积较小的炎性息肉在消除诱发因素后可能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例如由肠炎或感染引起的息肉,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炎症后,黏膜增生可能得到改善。这类息肉直径通常不超过5毫米,需通过肠镜复查确认变化。
绝大多数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无法自行消退。腺瘤性息肉存在癌变风险,即使初期体积较小也应切除。直径超过10毫米的息肉、表面溃烂出血的息肉、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必须医疗干预。部分患者因肠道准备不充分导致肠镜检查时遗漏微小息肉,可能造成假性消失的误解。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内镜下切除或随访观察。日常需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复查,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