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保持导尿管清洁、增加水分摄入、监测尿液性状、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尿路感染通常由术后免疫力下降、导尿管留置、细菌逆行感染、尿流改道手术、膀胱冲洗不彻底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磷霉素等。需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观察体温及排尿症状变化。
2、保持导尿管清洁: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尿道口,导尿管留置期间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位置。每周更换尿袋,避免牵拉导管导致黏膜损伤,注意观察尿液是否浑浊或有血丝。
3、增加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可稀释尿液减少细菌滋生。建议分次少量饮用,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增加膀胱负担。可适当饮用蔓越莓汁辅助预防感染。
4、监测尿液性状:
记录尿液颜色、气味及沉淀物情况,出现脓尿、血尿或絮状物时及时就医。测量每日尿量,突然减少可能提示尿路梗阻,需排查是否存在输尿管狭窄或血块堵塞。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尿常规,3个月后改为每月复查。需进行膀胱镜检査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超声检查排除肾积水。长期随访中每半年复查一次尿脱落细胞学。
术后应选择棉质宽松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腹压骤增。出现持续发热、腰痛或血尿加重时需立即返院治疗,警惕继发肾盂肾炎或败血症风险。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沐浴时建议采用淋浴方式。